血糖空腹正常但是飯後飆高怎麼辦?

發布日期:02/05/2025

許多民眾在健檢報告或家用血糖機檢測時,發現自己空腹血糖在正常範圍,但吃完飯後血糖卻飆高,甚至超過180 mg/dL,擔心是否已經是糖尿病?或者會不會太快進展成糖尿病?其實,這樣的現象非常常見,甚至可能是第二型糖尿病的早期警訊,更代表身體的代謝正在悄悄出現問題。


空腹正常,飯後飆高:是怎麼回事?

空腹血糖主要反映肝臟在休息狀態下釋放葡萄糖的情況;而飯後血糖則與胰島素的分泌速度與作用效率密切相關。


當胰島素反應較慢或細胞對胰島素不敏感時,就會出現以下情況:

  • 空腹時勉強能控制正常(例如90~100 mg/dL)
  • 吃完飯血糖突然升高,可能達到180~200甚至更高 • 這種現象被稱為「餐後高血糖(postprandial hyperglycemia)」


餐後高血糖常見的三大原因:

1. 胰島素阻抗:身體對胰島素的反應變差,導致血糖降得慢

2. 胰島素分泌延遲:進食後胰臟分泌反應慢一拍

3. 餐點升糖指數太高:攝取太多精緻澱粉、糖分高的飲食


長期飯後血糖飆高的風險

雖然空腹血糖正常,但如果飯後血糖長期過高,同樣會增加:

  • 心血管疾病風險
  • 視網膜病變與腎功能損傷
  • 第二型糖尿病的發展機率


更重要的是,它常常出現在「糖尿病前期」階段,身體其實已經在示警了!


如何改善飯後高血糖?五大關鍵建議

1. 調整飲食順序與內容

  • 先吃菜、再吃肉、最後吃飯
  • 減少白飯、麵包、甜點的比例
  • 選擇低升糖指數(GI)的食物,如地瓜、糙米、燕麥


2. 進食後輕度活動

  • 飯後15~30分鐘散步10~20分鐘,可明顯降低血糖上升幅度


3. 避免餐間喝含糖飲料或水果

  • 水果應安排在兩餐之間吃,避免與正餐糖分累加


4. 控制碳水化合物總量

  • 每餐約控制在2~3份醣類(每份約15公克)為宜
  • 可透過營養師協助制定「個人化控糖飲食表」


5. 規律運動與控制體重

  • 特別是腹部肥胖者,改善胰島素敏感度的效果最明顯


是否需要就醫?怎麼判斷是否進入高風險?

建議進行以下檢查來評估飯後血糖異常是否已經構成健康風險:

 • 口服葡萄糖耐受試驗(OGTT)

 • 糖化血色素(HbA1c)

 • 餐後血糖(第2小時)檢測


若 HbA1c 在 5.7~6.4%,代表您已進入「糖尿病前期」,應積極介入。若超過6.5%,則可能已符合糖尿病診斷標準。


不要忽略飯後高血糖,越早介入越有機會逆轉

血糖不是只看空腹!飯後血糖高可能是最早的警訊。如果你已發現血糖在吃飯後飆升,代表身體代謝已經開始「踩剎車失靈」。


透過調整飲食、規律運動與專業醫療評估,有機會逆轉病程,避免進一步發展成糖尿病。擔心自己是不是糖尿病前期?或想知道如何設計個人化控糖菜單?歡迎預約本院慢性病門診,由醫師為您詳細評估。

讓我們陪您一起找出最適合的治療策略。

線上掛號
By 振亮診所|張喬雅醫師 July 31, 2025
高血壓是常見慢性病之一,早期常無症狀卻可能引發中風、心臟病與腎衰竭等併發症。了解高血壓的定義、危險因素、正確量測方法,以及飲食與運動建議,幫助你有效控制血壓,遠離風險。
一位女士正遭受胃食道逆流的症狀,非常不適
March 20, 2025
長期壓力大、飲食不規律可能導致胃食道逆流(GERD),出現胸口灼熱、酸液上衝等症狀。未治療的胃食道逆流可能引發食道潰瘍、狹窄或巴瑞特氏食道。改善生活習慣、及時治療能減少病情對健康的影響。
February 26, 2025
有一種疾病女性盛行率達到18.3%,65歲以上女性甚至來到28.2%,但是因為比較私密難以啟齒所以討論度一直不高,這個疾病叫做膀胱過動症(Overactive Bladder,簡稱OAB)。 這是一種常見的泌尿系統疾病,主要特徵是急尿、尿頻、夜間頻尿。這種疾病對患者的生活質量會造成嚴重影響,尤其是對日常活動、社交互動以及心理健康產生深遠的困擾。膀胱過動症的治療方法多樣,從生活方式的改變到藥物療法,甚至是手術干預,都可以有效緩解症狀。本文將深入探討膀胱過動症的症狀、診斷方式以及治療選項,幫助患者更好地理解這種疾病,並尋求適當的治療。